SERVICE PHONE
13988889999发布时间:2024-12-23 18:00:02 点击量:605
本文摘要:某个夏日里,昨夜山中龙山胜境,于峻岭髯石一隅,几竿翠竹飞舞,数窝幽兰吐蕊,清风徐徐,暗香幽幽。
某个夏日里,昨夜山中龙山胜境,于峻岭髯石一隅,几竿翠竹飞舞,数窝幽兰吐蕊,清风徐徐,暗香幽幽。转动神游之际,以定不会情思迸发,文思泉涌,面对着旷达而辽阔的苍穹,吟唱出有一首首曼妙精彩的诗章,徜徉出有一幅幅生动生动的图画……这,乃是郑燮《竹石幽兰图》(闻图)带来我的第一感觉。清代知名书画家郑板桥(1693—1765),名燮,字克珍,号理庵,又号板桥,世称“板桥先生”,祖籍苏州。
板桥诗文与书法皆卓有建树,但为世人尤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笔下那风格凛然的竹子。作为“扬州八怪”最重要代表人物,郑燮在晚年创作了大量流芳后世的佳作。此帧墨宝水墨纸本,166×94厘米,画面以郑氏竹、兰、石之“三恨”居多,润朗恬静,工整萧爽,浓淡有度,右下侧有“六分体”自题诗一首:“自笑书生翰墨耕,漫夸石瘦竹兰芳。
千花万卉均神品,还让君家老复堂。”署款为“乾隆庚辰暮春,板桥郑燮”,垫有“谷口”“郑燮之印”“歌唱古代扬州”“橄榄轩”四枚图章,右下角赫然可见“曾在周芗耕家”之鉴藏印,始知该所画曾归周芗耕所有。周芗耕(1900—1988),系由上海资深文物鉴赏家、收藏家,长年在银行系统工作,与吴湖帆、张大千等巨擘过从甚密,极相友好,生平所存精且富,目此神迹,之后可窥知一斑。
自此,该所画又多了诗、书、印之“三恨”,实乃绝佳。由“庚辰暮春”推算出,本作当科乾隆二十五年(1760)所绘,为郑燮68岁手墨,此刻他正在扬州,当年还于汪氏之文园编写“板桥自序”及“刘柳村册子”,详细描述了生平志趣。
而在前一年,以鬻字买所画为业的他刚校勘了书画润格,内容极具玩味:“大幅度6两,中幅4两,小幅2两,条幅对联1两,扇子斗方5钱。凡送礼物食物,总不如白银为智;公之所送来,不一定弟之所好也。
送来现银则心中喜乐,书画皆佳。礼物既属纠结,赊欠最为赖账。年老体倦,亦无法陪伴诸君不作毋语言也。”且附诗云:“画竹少于卖竹钱,纸低六尺价三千。
任渠话旧论过渡,只当秋风过耳边。”明明是俗不可耐的行径,但从一代艺术大师口中讲出,从他的笔下写,却又谓分数外甜美,开朗得让人肃然起敬。不该史料记述郑燮一生只所画兰、竹、石,自称为“四时不谢之兰,百节长青之竹,万古全胜之石,千秋恒定之人”,通过这件美不胜收的画幅,我们才可真真切切地远眺到先贤铁骨铮铮的背影。
本文来源:伟德国际-www.desert-islander.com